【概况】 2016年,吉星镇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,吉星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大力围绕“富民强县、生态育县、产业兴县、文化立县”战略思路,大胆构思,制定了以“富民强镇、依法治镇、产业兴镇、商贸活镇”的吉星镇“十三五”发展思路。科学谋划,狠抓落实,2016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,实现了在产业结构调整、基础设施建设、脱贫攻坚、农民增收、项目建设上的新突破。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,依法行政,提高执政能力,建设服务型政府,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,积极构建和谐社会,促进了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。
【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】 围绕政策扶持、兜底保障和产业扶持、提供劳动力输出等方式制定了详细脱贫规划。吉星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9户1583人,涉及17个村。2016年脱贫人口为97户,236人,涉及盐井沟村、桂枝村。2016年盐井沟村、桂枝村已整村脱贫摘帽。2016年,从总体来说,吉星镇扶贫工作从思想上、行动上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,驻村工作组、第一书记、驻村干部、扶贫办、村两委具体抓落实,领导班子多措并举精准发力,脱贫成效显著。一是多渠道宣传扶贫政策。通过开会、培训、村务公开栏、电话、QQ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,逢会必讲,逢会必提。2016年党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5次,吉星镇工作干部会议25次,镇村干部会26次,村两委会120余次,群众代表会120余次,印制宣传资料2000份。二是压实责任。镇党委政府针对桂枝、盐井沟97户236人贫困户,按照科级干部帮扶4户、一般干部帮扶3户,全面建立了帮扶台账,落实了帮扶责任人。三是合理编制发展规划。在掌握村情民情基础上,制定精准制定了《2015-2020桂枝村发展规划》、《2015-2020盐井沟村发展规划》以及各村2016年发展方案,同时我们还根据村情民意,充分听取村干部、党员及群众的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,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微调整。四是多方合作,引入社会扶贫机制。引导贫困户积极主动改变现状,参与扶贫开发,从“要我脱贫”变为“我要脱贫”,让群众亲自选准自己的扶贫项目,政府统一引导服务,不断壮大各村的特色产业,实现增收。以金果子公司为发展农业产业的龙头,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的运行模式,实现村集体、农户、公司收益见实效。
通过一系列的措施,脱贫攻坚成效十分突出。一是2016年计划硬化村通公路18.6公里(其中:桂枝村6.7公里,盐井沟村6.3公里),到目前为止,已完成13.5公里。二是拟投资12万元新建了2个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。三是投资10万元给2个村共打水井41口,其中:大井5口,小井36口,解决“饮用水安全”。四是抓资源开发,培育主导产业,发展果业产业,果业面积已达550亩(其中红香椿200亩,青剑200亩,核桃150亩),通过“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畜牧产业,仅桂枝村山羊寄养存栏达到100只,鸡鸭等小家禽存栏超过10000余只。五是成功帮助盐井沟和桂枝2个村120余人在外地找到合适的工作。
脱贫攻坚工作是2016年工作重中之重,镇党委扎实推进“五个一”、“六个精准”、“四个好”、“两不愁”、“五个一批”、“一低十有”、“5+7”等行动,全面实施和推进产业就业发展,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。按照镇党委 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新、人新我特”的创新工作模式,共实行97户,236人脱贫,市、县级验收工作得到验收组高度认可,贫困户满意度100%。
【加强作风建设,提高执政能力】 2016年,镇党委结合实际及早谋划、科学布局,统筹兼顾,提出了“以镇村换届为契机、以‘两学一做’为抓手、以完善基层治理年为平台、建设三治融合吉星镇”的党建工作新理念,通过抓思想政治建设、坚持民主集中原则、加强党委议事和决策程序的规范,确保了班子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、战斗力。 一是落实“两个责任”,强化责任意识。加强分类指导,统筹推进党建工作,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、凝聚人心、促进和谐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。镇党委制定了《年度党建工作计划》、《吉星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》、《吉星镇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》。党委书记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,对党建工作亲自部署、亲自谋划、亲自推动、亲自落实。与各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、与吉星镇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。 二是狠刹干部“走读”风,转变工作作风。镇党委狠抓干部职工学习教育,增强纪律观念,转变工作作风。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制度,采取“学理论、学典型、找问题、查根源”的方法,再次教育干部职工认识“走读”的危害性和纠正“走读”的必要性。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在岗奖惩制度,从制度上严格约束干部职工。改善干部职工的生活条件,重点解决干部职工在伙食、住宿等方面的问题,筹措经费购置文体器材,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,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,使干部职工工作安心,生活舒心。同时,全面落实干部作风政建设责任制,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,切实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、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。实行党务、政务、村务公开,广泛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。对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。 三是加强学习教育,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。为进一步增强干部竞争意识、责任意识,重新制定了干部管理和考核办法。镇党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坚持党委会会前学纪、学法制度;从镇机关抓起,坚持每月两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,实行上班签到、外出请假,并将考勤情况作为年底评选先进、民主测评的重要依据。两级党组织切实增强了凝聚力、向心力、战斗力;党员干部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了推动发展上来,努力做牢基础、做强产业、做实民生、做美环境、提升场镇档次;广大干部群众成为科学发展的参与者、实践者、推动者,进一步凝聚了力量,形成了人心思进、人心思干的跨越追赶氛围。 四是提高投入,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。一是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,2016年发展新党员6名,预备党员转正17名,加强各村、社区远程教育工作,按照领导干部“一岗双责”要求,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规章制度。二是投入20万元,将各村(社区)远程教育站点全面升级,接入了宽带,统一购置了电脑、电视,让党员教育有阵地,有设备。三是在开展“走基层,送温暖”活动,走访慰问老党员18名、困难党员38名,困难群众86名,与他们及其家人聊聊家常,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,并送上了慰问金、慰问品,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。四是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、办公经费。严格按照标准每月及时足额打卡兑现村干部务工补助和办公经费,确保发放到人。规范村级办公经费和使用。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贯彻执行,并制定了《吉星镇村级办公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》。
【基层组织建设】 吉星镇党委通过增强服务队伍、建好服务平台、创新服务载体、强化服务保障、整顿后进党组织来大力推进吉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;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来推进吉星基层治理体系大优化;通过培育新型农民、开展产业党建服务、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来推进吉星产业发展大提升;通过落实“1+8+N”救助体系、深入开展“争学”活动、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来推进吉星民生保障大改善;通过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、健全新村配套服务、打造特色村域文化、开展“五下乡”活动来推进吉星和谐新村大建设。多举措并行,将吉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,让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迅速提升,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,让吉星镇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。
【基础设施建设】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,解决群众出行难、用水难问题。吉星镇山高沟狭,地势偏远,群众出行困难,但镇党委、政府没有被困难折服,坚持把水利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。镇想尽一切办法,采取“群众筹、成功人士捐、能人找”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665.5万元在交通闭塞的盐井沟、梨树垭、双朝门、牛王、金盆石、桂枝、王家坪等村新修通村、通社水泥路18.2公里,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;争取资金160万元在吉星镇十七个村打抗旱小井120口,大井3口;争取资金45万元修建山坪塘15口,竹节堰6处,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难问题,提高了吉星镇抗旱水平。
【现代农业】 一是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,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。坚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向以质取胜、效益优先的战略转变,打造地方品牌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,利用吉星“蓬溪小高原”的独特地理条件,以打造“生态特色农产业乡镇”为统领,积极发展“高原”经济。镇党委政府广开言路、多方协调,探索农村农业经济发展,积极助推金果子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发展步伐,万亩大樱桃产业基地初见规模,完成流转土地5000亩,涉及6个村。2016年土地流转1200亩,牛王村、盐井沟村、桂枝村发展优质水果,杂柑500亩,栽植果苗26000株,马鞍山村栽植核桃50亩,3000株,梨树垭村、双朝门村、寒坡岭村、马鞍山村、田沟村、王家坪村栽植香桂1224亩,26万株,大面积栽植红香椿1680亩,195600株。二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转型升级。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,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;加大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力度,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;积极推广肥药减量增效控害示范和病虫统防统治、绿色防控1500亩,推行生态养殖,实施畜禽排泄物治理和沼气工程,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。三是加快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转型升级。进一步完善县、镇、村三级农业公共服务网络,强化农业技术推广、动植物疫病防控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职能,着力构建“三位一体”农业公共服务体系,努力使各级农技人员成为农业技术推广者、动植物疫病防控者、农业产业化引导者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者、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者。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鼓励和支持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、股份合作、托管经营、联耕联种等形式,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。已积极培育、壮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、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、家庭农场2个、生产大户和营销大户4个,创建市级优秀农业合作社1个,县级优秀农业合作社1个。同时,规范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,完善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机制,提升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,把农民更好地组织起来,大力实施培训促进就业工程,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;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,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、形式多样化、运作市场化,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。
【民生工程】 认真开展低保对象的精准识别,实现了“应保尽保,应退尽退”的目标。严格执行“个人申请,入户调查,民主评议,张榜公示,审核审批”的低保办理程序,全年上报县民政局审批的城乡低保对象723户、1024人。落实优抚政策,为60岁以上退伍军人落实了生活补助。为16名现役军人家庭发放2016年度优待金16.2万元。
各村分别建有1个农家书屋,藏书万余册。新增农村广播机房1个,安装广播接收器20个;有序推进争创省级卫生村、美丽镇村建设工作。